饶恕没有办法在一夜之间产生。耶稣基督在完成救赎大工之前,也经历过一段痛苦的过程。同样地,当我们要饶恕他人时,我们会经历痛苦或挣扎。然而,圣经给了我们许多关于饶恕的例子,提醒我们有关上帝饶恕的恩典,并教导我们饶恕的功课。
被判死刑的罪犯: 耶稣被钉十架时,祂旁边一位也被钉十架的罪犯向祂呼求说:“耶稣啊,祢得国降临的时候,求祢记念我”(路加福音23章42节)。于是,耶稣给了他饶恕的应许:“我实在告诉你: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!”(路加福音23章43节)
这位被钉十字架的罪犯明白,他是受到应得的惩罚,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悔改并信靠耶稣。耶稣没有计算该罪犯的罪孽,反而饶恕了他。
彼得: 彼得是耶稣的密友。可他却因为担心生命受到威胁,在耶稣被捕时三次不认祂。但是耶稣原谅了彼得,彼得后来也被主使用,在各地建立教会(马可福音14章66-72节;约翰福音21章15-19节)。
彼得不认耶稣以及耶稣饶恕彼得,表明了无论我们伤害主有多深,祂仍然会用爱来饶恕我们,并使我们为祂所用。
行淫时被拿的妇人: 按照当时的法律,通奸的女人应该被判处死刑。 但耶稣基督却赦免了她的罪(约翰福音8章1-11节)。
耶稣以饶恕的爱代替指责,也挪去那妇人的羞耻和罪恶感。耶稣对妇人说:“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吧,从此不要再犯罪了!”(约翰福音8章11节)相信当我们来到上帝的面前时,祂也会如此待我们。
保罗: 保罗是个逼迫基督徒的人,他进到他们的家中,把他们拉到监里。使徒行传第7章也记载,保罗乐意看着司提反被石头打死。但后来他遇见了耶稣,并用余生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。
保罗的悔改应该成为我们这些蒙上帝怜悯和赦免之人的榜样。出于感恩与喜悦之心,保罗到各地传扬上帝饶恕的恩典,以此服事祂。
约瑟(创世记37-50章): 约瑟在年少时期过得很艰苦。他因受雅各的宠爱而被他的兄弟们憎恨。17岁那年,他被扔进一口枯井,险些丧命。之后他被卖到埃及。在埃及期间,他遭诬告侵犯他主人的妻子而入狱。如果说谁应该感到愤怒、心中有仇恨、要报复,那个人便是约瑟。后来在经历这些悲剧之后,他被法老任命为埃及的宰相。然而约瑟的故事的奇妙之处在于,在迦南饥荒期间,他却愿意原谅他的兄弟们,并且帮助他们。
当我们无法原谅别人时,我们可以看看耶稣所作的工,以及约瑟原谅他哥哥们的见证。
浪子(路加福音15章11-31节): 这是两个儿子从父亲那里继承产业的故事。小儿子得到产业后选择了离开,去到远方,在那里卖掉了他的财产,并挥霍无度。后来发生了饥荒,他的钱也已经花光了。由于生活窘迫,他决定回到父亲身边,并为自己的行为忏悔。当父亲远远看到小儿子时,父亲跑上前去迎接他并与他拥抱亲吻。看到儿子回到自己身边,他高兴极了,于是举行了一场盛宴。这里的父亲喻表上帝,有颗毫不犹豫愿意饶恕的心;孩子则代表我们,需要悔改回到天父身边。